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所以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体现。材料的难易度不同,所蕴含的教育功能也不同,会促使儿童萌发不同的游戏行为和思维创造活动。要合理投放材料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须先全面把握幼儿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开发和投放语言区层次性材料前,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组织研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各年龄段幼儿语言发展目标与具体要求,再结合我园幼儿实际,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能够实现有效互动的投放材料,并将其归为故事类、童谣类、情景类三大类型。在投放每一类材料前,对学具预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与操作方法,也就是说,将每一种材料与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成若干能够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吻合的操作步骤,细化材料,以材料的层次性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1. 根据材料特点制订层次性目标。我园投放的故事类学具为《三只蝴蝶》《小熊过桥》《排一排,讲一讲》《金色的房子》等,这些材料在投放前均经过精心设计,以不同的操作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如根据故事内容设置了舞台情境,幼儿可以在情境中进行故事表演;或提供故事卡片,幼儿能够利用卡片排图讲述。在材料投放方面,我园保证了学具操作形式的多样化,且为每一套学具预设了层次性目标与操作要求,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如针对“排一排,讲一讲”学具预设了三个目标:喜欢阅读图画书,能根据画面大胆讲述图画书内容;能按画面顺序摆放图片,并能边摆放边讲述;在不看图画书的情况下,能完整讲述故事内容。以上三个目标对应不同的操作方法:幼儿阅读图画书,根据图画书内容边看边讲述;根据图画书封面,按顺序排一排故事内容图片,且能在排放过程中讲述图片内容;根据图画书封面,在不看图画书的情况下,能将故事完整讲述出来。设定层次性目标并提出相应要求可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每一名幼儿在故事学习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以促进自身发展。
2.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童谣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在选材方面可结合主题活动内容,创设主题语言活动情境,如将《十二生肖》《闽南小吃》《果子歌》等闽南童谣以图示的形式呈现给幼儿,采用由易到难的操作方法,逐步引导幼儿完成童谣的完整表述。又如《动物的尾巴》《春雨》《月亮下来吧》等童谣,教师在设计学具时,要改变以往要求幼儿独自反复诵读的方式,鼓励幼儿采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与同伴积极互动,增进童谣的学习效果。
3. 在层次性材料中注重教育整合。在情景类学具投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幼儿熟悉的事物进行整理和归类,还需将其编排为语言游戏,在学具中融入其他领域的内容,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学具“表情猜一猜”的设计中融入了一些健康知识,总的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各种表情,并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情景使用语言表达对应的表情。又如“宝藏在哪里”的学具设计目标是让幼儿学会说“我发现××在××上(下、里、外、旁边)”“我把××放在××上(下、里、外、旁边)”句式,要求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边操作边表述,并对空间方位有一定的感知。
语言区层次性材料投放效用及存在问题
1. 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尽管是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投放语言区层次性材料,以幼儿为主体,但幼儿对于学具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有些幼儿操作了几次便不再操作,或者向教师直接提出不想再继续操作。多数幼儿对于一些学具的兴趣持续时间都不长,这对材料的效用发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教师的指导难以全面覆盖。语言区的操作重点体现在幼儿说的练习上,这一过程需要教师更多的陪伴与指导。然而,教师带班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幼儿较多,难以注意所有幼儿的操作和互动,更难实现一对一的全面指导。也有些幼儿看到教师没在身边就不继续操作了,教师难以实现对其操作全程的时刻关注与指导。
3. 难以满足全体幼儿语言发展需要。在投放层次性材料的过程中,我园尽量较为全面地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让不同的幼儿都能在自己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然无法满足全体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如有些幼儿在语言区的操作过程中因过于害羞而不敢表达,这种情况还需要教师做出新的尝试,运用更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
语言区层次性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
1. 以语言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语言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针对幼儿对一些学具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的问题,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学具设计方面做出了调整,更多是以语言游戏的方式呈现。例如,一些故事类学具过于简单,幼儿学会表演操作后就没了兴趣。对此,我园重新设计学具“厝内小戏台”,它融入了闽南传统文化,并融播报、演讲、木偶、皮影等多种表演形式为一体。在操作这一学具时,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与同伴合作表演,表演内容也由幼儿自行选择,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师指导有效性。为了更有效地关注幼儿在语言区的操作情况,了解幼儿与学具之间的互动效果,我园要求教师在语言区域活动中务必全程陪伴幼儿,并用录音笔及时、完整地记录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后续改进。此外,为避免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在学具设计时应尽量让幼儿更多地与同伴互动,如“我来猜猜看”活动要求幼儿把准备的图片反面盖在古厝里,两个幼儿一起玩,你翻我说,用闽南语说出古厝、小吃的名称,或者说出古厝的由来、小吃的做法等。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实现了良好互动,有人说、有人听,幼儿更愿意表达。
3. 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幼儿,并且在实践中平等对待幼儿,针对幼儿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如果幼儿不善表达,教师可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学具操作活动,让他们体会成功;教师要允许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错,鼓励幼儿敢说、大声说,尽可能让幼儿接受多方面的刺激,以不同的渠道和方式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有效的指导与帮助;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适时调整活动设计和材料投放,让幼儿与材料进行有效互动,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价值,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发展。